頂菜園附近有個充滿特色的板頭村,社區有條百年的五分車鐵道,當年因載客量驚人,還被台糖稱為「黃金鐵道」。隨著公路的發達,搭乘五分車的人越來越少,沒落的黃金鐵道也在1998年步入歷史。不捨鐵路淹沒在荒煙蔓草中的村民,在鐵道旁興建了車站公園,並在「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」的願景下,開啟了村民的美麗夢想,也催生了社區再造的計畫。



沿著鐵道,我們散步來到了原貌重建的板頭厝車站。古樸的木造車站成了觀光案內所,裡面展示著有關板頭社區再造的詳細介紹,讓人看了不得不佩服村民們熱愛鄉土的那份心意。




冬日的午後,走在純樸的五分軌道旁,迎面而來的是行駛在鄉間小路的山寨版小火車。小火車載著遊客遊覽當地的特色景點,細數著當年那段糖業興盛的風華歲月,讓人感受到這個純樸社區所展現的豐厚生命力,真的很讓人感動。



板頭村除了有百年黃金鐵道外,也是交趾陶的故鄉。在這裡處處可見美麗的馬賽克剪黏和交趾陶創作,每一款都充滿藝術之美。鐵道旁的座椅造型獨特,讓人驚嘆於藝師們的創意。






火車廂造型的大型馬賽克剪黏藝術創作是個熱門的拍照景點,Angus自在地穿梭其中,搞笑地扮演著搭車乘客的各種姿態,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。





鐵道旁還有個板頭阿兄的商店,從外觀看起來古意濃厚。可惜週一公休,沒能進去嚐嚐充滿在地風味的好味道。




悠閒地在板頭厝車站附近逛了一圈之後,我們繼續來到了灣仔內車站。在車站的原址上,興建了一座紀念亭,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,氣氛更顯得古樸寫意。不遠處的田裡,我們看到了一群正在焢土窯和放風箏的當地居民,愜意恬適的感覺,讓人好生羨慕。






台糖的五分仔鐵道從灣仔內車站,開始緩慢爬升,一直到爬上了北港溪的大堤防。堤防之後,就是全台灣現存最長的五分車鐵橋-復興鐵橋。沿著小徑,我們繼續往前行駛了一會兒,姿態優雅的復興鐵道就在眼前。






聯結新港和北港的復興鐵橋建於1911年,是日治時期糖廠運送甘蔗原料的輕便鐵道。百年鐵橋曾經見證了糖業的風華歲月,卻也因為糖業的沒落而日漸荒廢。修復後的復興鐵橋成了重要的歷史古蹟,也展現了新的生命力。在旅程結束前,我們靜靜地站在鐵道旁欣賞著鐵橋迷人的姿態,感覺真是美好。









沿著長長的堤防往走下,映入眼簾的是壯觀的剪黏交趾陶大壁畫。巨幅的苦楝剪黏壁畫展現出板頭村在地的傳統工藝之美,讓人不得不佩服藝師們精湛的手藝。





新港的板頭村處處是驚喜,不僅每個景點都具有在地特色,更充滿著濃厚的人文與藝術氣息。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,並沒有全部走完每個板頭村的景點。這樣的好地方,一次絕對玩不夠,下次有機會,我們還要來趟深度之旅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